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魅力柞水>>

柞水渔鼓“渔”音袅袅绕秦岭

发布时间:2021-12-01


“渔鼓本是一根竹哎,长在那终南山里头。张老拿斧来砍倒,李老那个拿锯锯两头哎。蔸子做了阴阳板呀,杪子那做棒把镲敲,中间留了二尺六……”渔鼓一打,简板一击,铜镲一敲,伴随着欢快的唱腔和悠扬的旋律,作为传统民族曲艺的优秀代表之一,柞水渔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柞水人。

 

渔鼓文化在柞水由来已久,历史底蕴深厚,柞水也曾被命名为“中国渔鼓文化之乡”。今年11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再度因渔鼓之名将柞水县评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日,记者走进柞水县,探访柞水渔鼓的前世今生。

1.jpg

民间艺人自发组织在乡村表演柞水渔鼓。

地处秦岭南麓,有“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称的柞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渔鼓道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柞水渔鼓根植于终南山道教文化,取南北之长、扬当地之风,吸纳了大量楚文化的细腻温婉,又兼有北方文化的粗犷豪放,形成了以柞水方言语音为音调基准,以柞水民歌小调为基本唱腔形式,融合南渔鼓主要传统唱腔特点的民间曲艺及歌舞表演形式。

 

柞水县文化馆馆长兰栋平介绍,渔鼓在历史上又称渔鼓道情或道情渔鼓,它既是该艺术表现形式所用的乐器名,又是该艺术的称谓。柞水渔鼓的声腔系统中,古老的渔鼓道情只有单一的道士腔,传唱的很多曲调也与道家文化相关。后期受移民文化影响,柞水渔鼓吸收了大量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多风格、多曲式、多调式的声腔体系。最具特色的是柞水渔鼓的“拉簧”,其特性音调独具一格,在每乐段段末 “呀哎咿尔哟”的拖腔中,加入合唱或帮腔。

“传统渔鼓的表演不像戏剧那样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由演员装扮成不同角色,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各种人物、故事表演给听众。在‘说’中还包含着‘评’,指演员在演唱中间,对故事里的事物、人物进行评论介绍,无论赞扬或贬抑,都力求观点鲜明。”兰栋平说。

在兰栋平的眼里,渔鼓是一种古老的即兴表演艺术。“我们总说柞水渔鼓‘见谁唱谁、见什么唱什么’。”他说。

“其实,过去的渔鼓艺人多是走村串户为求得施舍而唱。”兰栋平向记者解释,“我第一次接触渔鼓时,就是家门口的民间艺人用即兴演唱渔鼓的方式为大家助兴,村民们看得高兴,最后给些零钱表示感谢。”

在柞水,渔鼓文化的传播,民间艺人的影响力要远高于专业文艺团体。“过去,在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里,打渔鼓、唱渔鼓小曲就是山民们生产劳作之余及茶余饭后的消遣项目。”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袁礼丽说,“集贸市场、车站码头、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渔鼓艺人的演出场地。他们的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场地可大可小,时间也可长可短,表演的内容从道教教义思想、二十四孝故事到轶闻趣事等。”

遗憾的是,柞水地处偏僻,由于过去信息闭塞、交流不畅,柞水渔鼓并没有存留下书面的曲谱。作为散落在民间的艺术,柞水渔鼓的发展只是靠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师徒传承。然而,柞水渔鼓的唱腔多变,曲调、曲目和唱本都保留了很多当地原生态的文化,若没有当地语言基础,很难在表演时正确发音吐字,这也是后来柞水当地已经少有人能将渔鼓的大本唱词完全演唱下来的原因。

2.jpg

今年7月,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的孩子们认真学习渔鼓曲艺。

一直以来,陕西境内都有“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柞水渔鼓”的说法。但当安塞腰鼓声名远播时,柞水渔鼓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抢救珍贵的民间艺术,2005年3月,县上开始启动柞水渔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袁礼丽回忆,“县上邀请省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部分柞水民间艺人召开座谈会,探讨柞水渔鼓的保护方式。大家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对留存在民间的渔鼓曲艺进行收集,刻不容缓!”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数渔鼓曲艺只在民间口口相传,要想全部找出,只能挨家挨户去询问,这大大增加了收集工作的难度。“当时柞水渔鼓的表演大多都在一些重大节日里,为了能全面寻找,每逢春节这样重大的节日,我们都要在县上东奔西走。”回忆起那时的辛酸,兰栋平感慨,“大家跑遍了全县120个村,工作人员的鞋都磨破了好几双。”

两年多的时间里,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总共采访民间艺人160余人次,陆续整理出352盘有关渔鼓唱腔的录音带,记录渔鼓演唱脚本80余个、渔鼓声腔常用曲调60余首,把柞水渔鼓从濒危线“抢救”了回来。

“抢救”只能缓解危机,要想全面复兴,更要靠人才。 “2006年,县渔鼓办普查出民间渔鼓演艺班社2个,渔鼓老艺人12名。对普查出的渔鼓艺人建档立卡,制定管理制度。同年9月,全县通过举办渔鼓大赛,确认魏绪明等5人为柞水渔鼓代表性传人,命名田邦前等22人为新一代渔鼓传人,并对已命名的渔鼓传人进行管理、指导和培训提高。”袁礼丽说。

渔鼓的保护,不仅有表演艺术,还有渔鼓的制作技艺。

柞水县的老手艺人叶正印,祖祖辈辈都会制作渔鼓,从小耳濡目染的他, 也深深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

11月12日,记者前往叶正印在下梁镇石瓮子社区的渔鼓作坊。一进门,只见房间里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制作渔鼓的器具。“渔鼓看似工艺简单,但制作起来却暗藏‘玄机’。”叶正印笑着说。原来,渔鼓的制作涉及了粗磨、细磨、雕花、上油等18道传统工艺。正常情况下,一只手工制作的渔鼓需要7天至8天才能完成。数十年来,叶正印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渔鼓,也使得最纯正的渔鼓制作技艺得以保留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柞水县相关部门和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6月,柞水渔鼓成功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柞水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渔鼓文化之乡”。

3.jpg

民间艺人自发组织表演柞水渔鼓。

提起柞水渔鼓,不得不说省级非遗传承人魏绪明。

 

11月11日,从县城出发约50分钟车程,记者来到魏绪明的住所——杏坪镇中台村。走过蜿蜒的小路,魏绪明的家就在路的尽头。

生于1942年的魏绪明,今年已经79岁高龄。或许常年与渔鼓歌舞相伴,他显得十分干练,腿脚也很灵活。

“这里要慢点打节拍,不要抢……”还没进屋,就听到魏绪明教导徒弟打渔鼓。他的徒弟赵恭成和程世英是一对搭档,通过在魏绪明这里近3年的学习,已经能在柞水渔鼓演出里独当一面。“平时一些村上的活动,也会邀请我们去。”程世英说。

让程世英更加自豪的是,由于自己常年演唱渔鼓,年仅9岁的女儿魏巧玲耳濡目染,也渐渐迷上了渔鼓小曲。“看她这么起劲儿,索性也让她拜魏绪明为师。今天的课堂上,就是我们两代人坐在一起学。”程世英笑着说。

魏巧玲还不是最年幼的徒弟。为了传承柞水渔鼓,魏绪明坚持在县上的中小学开展渔鼓文化讲座,给孩子们传授渔鼓的唱腔和敲打渔鼓的基本手法。“校园里一些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对柞水渔鼓很感兴趣,六七岁就开始跟着我学习了。”魏绪明说。迄今为止,魏绪明个人招收的徒弟已经超过500人。

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为发扬渔鼓文化,柞水县积极开展“渔鼓五进”(渔鼓进景区、进校园、进农家乐、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活动,尤其注重渔鼓进校园,把渔鼓歌舞作为乡土教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和体育课。县文化馆多次在县城的中小学和部分社区举行渔鼓演唱培训,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目前累计举办70余场次,参加培训2000余人。

同时,在省、市、县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柞水渔鼓也开始走向外面的舞台:2007年和2008年,柞水渔鼓节目连续两年参加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演出;2007年在世界道德经论坛开幕式上演出;2010年在上海世界博览会演出整整一周;2011年参加西安世界园林博览会演出……随着频繁的演出,柞水渔鼓在国内声名大噪,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熟知和喜爱。

“下一步,我们在将渔鼓文化深深根植于柞水本土的同时,也会积极抢抓市场机遇,给柞水渔鼓创造更大的舞台,把渔鼓文化发扬光大。”兰栋平说。(记者 郭诗梦文/图)

7.jpg

今年7月,在柞水县“渔鼓五进”活动的推动下,柞水县城区第三小学的师生们一起感受渔鼓文化。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占据了文化娱乐的主要市场,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柞水渔鼓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多人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不被年轻人所接受。

5.jpg

民间艺人在舞台上表演柞水渔鼓。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柞水渔鼓已成为柞水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郭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