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柞水动态 > 

柞水“四大套餐”破解教育扶贫难题

来源:扶贫局 储成文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9-12-31 11:47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柞水县经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山区孩子失学、辍学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上”,二是厌学“不想上”,三是自卑“不敢上”。针对这些问题,柞水县创新推出“送关怀、送社团、送方法、送资金”“四大套餐”,让“不能上”“不想上”“不敢上”的孩子回得来、留得住。

“送关怀”,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一是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不得暴露宣传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身份,保护孩子隐私,避免学校歧视行为。二是建立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机制,全县教师与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行“手拉手”活动,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家访,及时解决贫困家庭对学生学习支持力度不够问题。三是建立了“心贴心”的关爱机制,对全县37名建档立卡弱能失能、残疾智障、患病学生,落实专职教师,定期开展送健康、送励志、送监护等“因人施教”帮扶活动。四是做优“儿童之家”,针对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柞水县加大投入,丰富完善了儿童之家设施设备,为留守儿童创造了温馨的生活环境,畅通了与家长随时沟通的信息渠道,孩子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孤独无助的生活状态。  

“送社团”,帮助孩子找回自信。柞水县在全县开展了“为每一名厌学学生找回自信”“为每一名后进生培养特长兴趣”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每个学校都组成若干个社团,让学生全部参入其中,根据厌学、学困生的兴趣爱好量身定做社团,让他们成为社团小组的负责人,使他们在学校有朋友、有信心、有尊严,树立起了“不唯成绩论英雄”的育人理念,形成“人人有尊严,人人有自信”的新格局。目前,柞水有包括体育、舞蹈、非遗、根雕、石头画、科技、播音主持等近30个门类、1000余个社团,激发了山区孩子好学向上的动力。

“送方法”,促进家校教育联动。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在教育扶贫中的扶智,涵盖了学生和家长,而很多家长进城务工,孩子温暖少、和家长沟通少。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柞水县持续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由分管教育县长和教育局长带头,围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家庭教育方法指导、脱贫理念引导和学生课外教育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大讲堂,促进家校互动、信息共享、问题联防,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融互促,有效改善了山区家长缺知识文化、缺正确教育方法的现状。

“送资金”,精准资助一个不漏。应助尽助、应享尽享是教育扶贫的基本保障和底线要求。柞水县山大沟深,资源匮乏,农村贫困面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也很大,单靠国家的财政资助资金远远不够。柞水县调动各类资源,想方设法争取资助资金,几年来累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助资金1680余万元。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实施“四重摸排,确保资助精准;突出重点,确保应助尽助;多方统筹,集聚帮扶资金”的“三步走”工作法,真正做到精准资助一个不漏。

文稿编辑: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