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对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对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暨市县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主体责任督导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要求,柞水县人民政府围绕2021年政府履行教育职责、2022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以及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柞水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专1所、初级中学7所、九年制学校5所、市标准化小学1所、镇中心小学7所、完全小学29所、教学点12所、幼儿园23所。在校学生26264人,其中高中2335人、职专1221人、初中4608人、小学12261人、幼儿园5839人。教育体育系统有教职工2073人,其中高中学段342人(含职业中专121人),初中及九年制546人,小学704人,幼儿园481人。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一是扎实进行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及时安排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教育方面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教育方面的安排部署工作,提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理论水平。不断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难点问题,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及省、市关于教育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建立了教育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县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适时向县人大报告教育重点工作,重点汇报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重点工作、重大事项推进情况,接受县人大、全社会的监督,提升了执政为民工作实效性。在全县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夯实了教育系统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党课)、联系学校、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2021年,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3 次,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工作6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联系学校20余次,及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2021年度,柞水县人民政府县长刘鹏同志为师生上思政课1次。
二是狠抓党风廉政教育。全面落实了政府分管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县科教局党委(党组)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科教系统建立党委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33个,派出党建指导员41人,累计深入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党建理论宣讲78场次,实现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建立科教系统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了党建评估考核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确保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全面推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了中小学校党组织主动参与“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狠抓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党内监督和审计监督制度,持续开展监督检查,设置投诉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全县教职工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1647份,师德师风建设明显加强,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
三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全面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依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若干措施》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了《柞水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细则》(试行)和《柞水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细则》(试行),建立了符合县情的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以单一“会考”“检测”成绩评价学校、教师向多元化评价转变。同时,建立了校长任期目标考核、轮岗交流、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综合考核制度,教育教学成绩不再作为考核唯一依据。狠抓学校德育工作,全面落实局领导、股室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听思政课制度,充分发挥政治宣传“轻骑兵”作用,成立了文艺团队和“校园宣讲团”,巡回开展宣讲教育活动30场次、“家庭教育大讲堂”20多场次,教育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强化。要求各校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同心向党、诚信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21年,全县开展“三爱”及“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等德育教育活动达120余场次,11名教师,15名学生分别获得市级德育先进个人称号。
(二)加强规范管理,持续推进依法治教
一是校园平安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要求,从县政府到科教局及各基层学校逐级成立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级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门卫、宿管员等塔型安全管理体系,层层签订安全稳定目标责任,安全责任明确清晰,任务到人、管理到位。要求每季度召开一次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专题会议,总结前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后期学校安全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6次,开展安全管理培训2次,参加人数达到6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学校安全防控水平。建立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学校传染病和食品安全防控和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持续做好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了“两案九制”,学校门禁管理“七步法”等措施保障学校、师生安全。定期召开学校食品安全稳定工作联席会议,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应急演练和学生安全教育,不断提升校园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和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全县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建立健全,专职保安配备率、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达标率、城市及城镇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设置率均为100%,“三防”建设到位,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责任事故。2021年全县荣获省级平安校园1所、“市级平安校园”2所、“市级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校”2所、市级健康学校示范建设单位21所。
二是教育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成立廉洁从教领导小组,加大违规违纪行为查处力度,消除有偿补课和强制(引导)学生购买辅导教材以教谋私问题。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就近入学”阳光招生政策,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杜绝热点学校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严查各类违规招生行为。落实减轻教师负担相关要求,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全面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负担,在“统筹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着力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等规定,全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平稳有序推进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同时,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强新高考研究。
三是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及时调整补充了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印发了《柞水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试行)》《柞水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柞水县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县级设县政府正科级和副科级总督学各1名,成立了10个督学责任区,选派20名责任督学,每年预算24万元教育督导专项经费,有效保障了教育督导工作扎实开展。坚持依法行政,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完善了中央、省级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方面法规政策的落实机制,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指导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建好用好各功能部室,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严格落实职普比不低于4:6的招生计划和优质高中向农村薄弱初中倾斜50%的政策规定,2021年职普比达4.1:5.9,无违规招生现象。柞水县凤凰镇中心小学荣获第三批国家中华优秀传统传承学校,柞水县城区第一幼儿园荣获“陕西省STEM教育领航学校”“省级素质教育暨质量提升优秀学校”,城区第一小学荣获“省级素质教育暨质量提升优秀学校”,柞水中学获得“省级示范高中”、市级“深化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工作先进单位”,柞水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荣获“省级平安校园”。
(三)夯实教育基础保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将教育发展目标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始终作为最大民生事业来抓,坚持项目优先规划、经费优先保障、用地优先审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柞水县中小学幼儿园校点布局规划》,将配套学校建设作为棚户区改造和新建居住区规划审批的先决条件,确保城区教育资源同步增长。新建的城区第二小学、柞水实验中学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2021年,规划教育重点建设项目5个,年度计划投资72754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62436万元。同时,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履行教育职责到位,县委编办、县发改、科教、人社、财政、公安、资源、住建、市监等涉教部门积极配合,扎实履行职责,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人财物等坚实保障。
二是学前教育普惠县创建成效良好。目前全县现有幼儿园23所,普惠性幼儿园23所,普惠率100%。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1%,均达到标准要求。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新(改、扩)建公办园指标,对照五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加快新改、扩建进度,增加公办园学位,城区第四幼儿园和红岩寺镇红岩幼儿园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30万元。扎实做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和使用到位,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实现全覆盖,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加强学前教育培训,提高幼儿园管理和保教水平,选派了园长赴经济发达地区参加园长能力提升学习,组织开展了多期保育员资格培训,举办了园长、教师技能大赛和系列赛讲活动。
三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稳步推进。制定了《柞水县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工作方案》,启动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会,接受了省、市过程督导。制定了《柞水县优质均衡学校达标认定监测工作方案》,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制度,不断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其他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经费投入等方面均衡。每年开展中小学体质健康监测,各项指标均达标准要求。加强特殊教育工作,成立了柞水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康复教育设备和管理人员配置到位;成立了柞水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在全县三个流域建设7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负责全县残疾儿童少年评估认定工作。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以及特教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均落实到位。初中三年巩固率和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97%以上。2021年全县义务教育校际差异系数小学0.4、初中0.2,基本达到优质均衡评估标准要求。
四是高中水平教育不断提升。柞水中学成功创建为陕西省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和陕西省示范高中。2021年高考一本上线42%,名列全市七县区第二,二本上线率92.3%,名列全市七县区第一。出台《柞水县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成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职专“双达标”建设工作。加大经费投入,着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强化职教师资队伍保障,按需招考补充教师,制定了“第二专业研修计划”,建立“外出培训+校内分享”“专家引领+校本研修”“自我反思+师徒结对”等教师成长建设长效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四)落实教育政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两个只增不减”政策要求,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37166万元较上年度36548万元,增长1.69%,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7.39个百分点。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普通中学、普通小学和幼儿园分别增长3919元、124元、2元、6元、199元,均实现了增长。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普通中学、普通小学和幼儿园分别增长1379元、40元、28元、29元、40元,均实现了增长。2021年教育附加征收应拨教育675万元,实拨670万元。县审计局、财政局会同科教局计财股、内审股建立了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教育资金监管体系,学校教育经费由财政局统一管理,通过财政云系统,按时直拨基层学校,强化绩效管理和评价,定期进行审计监督,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印发了《柞水县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办法》,建立了教师动态核编机制,每年组织开展人事核编和教师补员,并向体音美等薄弱学科倾斜,2021年新招教师84名,其中体音美教师18名,全部分配到基层边远学校任教,并在镇域内全面实施体音美教师“统派走教制”,用于弥补小规模学校艺术课教师不足的问题。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校(园)长、教师培训,积极举办“课改磨课”“技能展示”等赛事活动,全面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建立了教师按公务员同等年度考核标准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长效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三是资助政策及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足额安排教育资助经费,精准资助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应享尽享、应助尽助。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基本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对全县教育系统微信公众号、教师办公群和班级群等逐个登记备案,由专人管理和维护,及时清理不良信息。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县所有学校(含教学点)均实现了百兆宽带校校通,部分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所有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达到了班班通,教师办公电脑实现人手一机,学生用计算机能基本满足教学所需,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四是积极破解城区入学难问题。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易地搬迁政策落实,随迁子女向城区学校大量涌入,城区第一小学、城区第三小学两校在校学生均超过2000人,出现了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为了有效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采取新建城区第二小学、实验中学、城区第四小学,改扩建城区第一、三小学和城区第一、二中学等措施,增加学位供给数量,逐步化解现有大校额、大班额问题。目前,城区第二小学、柞水县实验中学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问题。随着城区校点布局规划项目的实施,将彻底消除我县第一小学、第三小学大校额和大班额问题,全面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县在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教师结构性缺员等问题。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自查自评为抓手,以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为契机,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全面推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结合“十四五”规划教育发展目标,不断优化校点布局,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统筹做好城区学校和乡村两类学校建设,加快城区第四小学、城区第四幼儿园、红岩寺镇红岩幼儿园等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持续做好柞水实验学校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
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加大在职教师进修和“双师型”教师以及研究生、免费师范生引进力度,加强学前转岗教师和临聘人员培训,适量扩大学前专业教师招聘比例,不断提高岗位合格率。深入推进“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持续落实校(园)长、教师交流轮岗、体艺类教师“走教”等制度,落实好乡镇教师津补贴和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助,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柞任教,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围绕“五育并举”新要求,深入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积极学习借鉴教育评价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继续修订完善《柞水县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办法》,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做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工作,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文稿编辑:周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