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依法行政 > 

新《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及主要内容

来源:政府办 法制办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5-04-09

新《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及主要内容

一、行政诉讼法出台的背景

    2014年11 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将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法共十章103条,删去1章5条、增加33条。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在拓宽“民告官”的法律渠道、完善依法维权和化解行政纠纷机制、解决行政诉讼“三难”(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问题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主要内容

    1.监督公权力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原行政诉讼法规定:“具体行政行为”之外的行政行为一律不可诉,导致公民权利得不到法律救济。而新法将“具体行政行为”均改成了“行政行为”,这为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去除了法律原则障碍。新法第十二条将受案范围由原来的8项扩大到12项,以列举的形式将涉及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对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不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不依法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等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官民纠纷等12类情况纳入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保障公民诉讼权利解决民告官“立案难”问题在原则要求上,新法增加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在具体程序规定上:一是明确可以口头起诉。新法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二是实行登记立案制度。新法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三是明确人民法院的相应责任。新法规定: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四是指出救济途径。新法规定: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3.延长诉讼期间保护当事人合法诉权原行政诉讼法规定起诉期限为三个月,当事人很容易因超过起诉期限而失去请求人民法院救济的权利。新法将起诉期限延长至六个月,同时规定: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新法增加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科学设定诉讼程序保障原告诉讼权利为保障民众诉权,新法在方便原告诉讼方面新增了行政附带民事和使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等规定,以保护诉讼参加人的合法权益。

新法规定:一是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二是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民事争议所作裁决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依申请可以对民事争议一并审理。三是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案件审理须以民事诉讼裁判为依据的,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新法增加简易程序,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新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具体范围为:一是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二是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三是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四是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为了更好地解决争议,新法还增加了调解制度。新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5.法院审查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侵权要担责新法增加了对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查的内容。新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新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上述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这一规定将有效防止规范性文件侵权越位,否则,因文件制定出错侵权,制定机关将承担法律责任。

6.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破除“告官难见官”现象在行政诉讼实践中,“告官难见官”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新法第三条增加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同时,为确保这项规定落到实处,新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将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7.设定惩戒措施约束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为保证法院判决得到落实,新法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二是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三是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情况予以公告;四是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五是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提出了“空前严格、空前严厉的措施”。

8.复议机关成共同被告督促复议机关依法履职新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这一修改有利于加强、促进复议机关履行法定职责、依法主动纠错,对该撤销的予以撤销,该变更的予以变更,真正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监督作用。

9.干扰法院判案罚款判刑追责为了增强行政诉讼审判的“抗干扰力”,新法在总则第三条增加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新法第五十九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存在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调查、执行;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相关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防止地方干扰法院审判,还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同时增加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10.完善证据制度明确举证责任新法规定:一是明确被告逾期不举证的后果。新法增加规定: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调取证据的除外。二是完善被告的举证制度。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为了查明事实,新法增加规定:在两种情形下,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证据,一是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二是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三是明确原告的举证责任。原行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原告的举证责任。但在有些情况下,如果原告不举证,就难以查清事实,作出正确的裁判。因此,新法增加规定:在起诉被告未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在行政赔偿和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四是完善人民法院调取证据制度。新法增加规定:与本案有关的下列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由国家机关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五是明确证据的适用规则。新法增加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文稿编辑:吴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