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 

村美业兴群众乐

来源:商洛日报 詹诗涛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4-04-11 16:27

 

9429daf3999ca49bb818e204103e4e7c_img_13_1023_297_223.jpg

丁韬(中)入户察看新合村重点监测户日常生活情况

3月12日清早,柞水县下梁镇新合村党支部书记张文点和两名村干部带着村民来到县人社局大厅,问工作人员丁书记的办公室位置。工作人员正欲询问事由,只见新合村村民刘承明双手捧着一面锦旗,金黄色的大字“为民办事关怀备至 替民排忧情深似海”在晨光中闪着光辉。
  他们口中所说的丁书记是柞水县人社局干部丁韬,2021年9月被派驻到新合村担任第一书记,因工作调整,2024年2月底回到单位。据了解,丁韬在驻村工作期间先后被评为2022年度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个人、全县优秀第一书记。
  “新合村距县城9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412户1412人。”对于新合村的基本情况,丁韬了然于胸。到新合村后,他坚持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看着村子近3年的变化,丁韬感触颇深。
  村庄新貌成风景
  “现在的路宽了,自家的房子敞亮了,门前还有一块小菜地,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以前都不敢想!”谈到村里环境的变化,二组村民刘承明喜上眉梢。
  2022年,刘承明在新合村实施“五抓五改五提升”行动中,率先将自己屋前破矮的旱厕和杂物间推倒重建,把房子整体翻新,领了村集体“以奖代补”的补助金6000元,硬是把几间破土房变成小洋楼。
  房屋升级、厕所改造只是新合村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小实例。近年来,新合村借助县上建设秦岭山水乡村重要契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累计争取各类资金1300多万元,安装路灯350盏、安全护栏1200米,修建便民桥11座,建成小游园3个,硬化通组路9.2公里,提升民居85户,改建农村厕所125个,逐步实现从“全域整治”向“全域美丽”的蜕变。新合村2022年被评为全市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
  一条条宽阔的村路、一盏盏明亮的路灯,让夜行的群众、留守老人安全感满满。随着乡村振兴项目有序推进,村里的配套设施有了显著提升,干群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也在新合村悄然形成。
  产业发展带民富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要想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基础设施是硬件,产业帮扶是重点。
  “现在的药材种植既有技术指导,又不愁销路,在家门口能妥妥赚到钱。”今年56岁的吴昌信指着自己的药材种植基地说道。
  吴昌信现在是村里的药材种植大户,种植玄参、猪苓等药材15亩,亩产效益3000多元,一年下来能挣5万多元。
  说到药材种植,新合村以前都是散种户,各忙各的。没有技术指导,再加上销路不通,一年挣不到几个钱。为了改变现状,丁韬和村“两委”商议决定,由村集体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动与柞水世纪生态有限公司合作,公司免费提供药材种子、技术指导和药材销路,农户可以安心种植。如今,村上有药材种植户110户,实现年收入150万元。
  木耳作为柞水县的首位产业,新合村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面对新合村土地稀少、群众种植木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丁韬探索出村民自己出一点、村集体垫一点、包村干部捐一点、包扶单位补一点、政府奖励一点的“五个一点”木耳种植模式,使木耳种植由起初30万袋增长到2023年的62万袋。
  与此同时,村集体扶持壮大利众、百耀、秦珍等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出高垣红粮食酒、康玉葛根粉、星汉蜜源蜂蜜等品牌,建成全市最大的木耳特色农产品大卖场、一座100千瓦光伏电站、一个占地8亩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形成了互补的小型产业链,让产业发展真正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
  幸福生活有盼头
  “现在终于有手机信号了,能和家里老人随时通话了,真是方便了很多,这要多亏丁书记和村干部。”新合村六组村民李道应高兴地说。
  当初丁韬在入户走访时,很多村民反映该村的五、六、七组移动端“三网”都不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和家里老人联系很不方便。村上也找过电信、移动、联动3家公司,都由于这里住户分散、用户少、维护成本高等原因,最终还是落空了。
  在了解现实难题后,丁韬和村“两委”商议后,向镇上、县上汇报了情况。经多方努力,2023年10月,这3个村民小组通了联通手机信号,实现了全村网络全覆盖。
  “这一件件看似小事,其实是一桩桩关乎民生和民心的大事。这些年,驻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工作谋划和资金争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丁书记驻村这几年,赶上了国家好政策,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村里变化太大了!”张文点说起村里的变化,感慨万千。
  时下正值暮春时节,走进新合村,干净的马路、别致的房舍、绿油油的菜园,休闲广场、小公园、健身器材等设施也一应俱全……村容美了,设施全了,生活好了,这一点一滴老百姓看在眼里,也烙在了丁韬的心里。

文稿编辑:张玉西